在整个藏区,无论是繁华的城市、人烟稀少的乡村,还是辽阔的牧场,只要有藏民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手持转经轮(又称 "玛尼轮")。除了工作和家务,只要有空闲时间或在路上,就会看到藏族人一边转动手中的转经轮,一边念诵六字真言--"玛尼轮"。唵嘛呢叭咪吽"或八音节咒语 "唵嘛呢叭咪吽")。在西藏,藏式转经轮是最常见的宗教用具之一。传说很久以前,西藏的一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灾难。 Jambudvipa.族长那伽牟尼想起了他听说过的龙族的一种强大仪式工具。他前往龙宫寻找。这件法器蕴含着观世音菩萨的伟大誓愿。凡是看到、听到、接触到或想到这件法器的众生都能得到解脱。后来,人们模仿它制作了念佛轮。

藏式转经轮

西藏转经轮的起源

关于转经轮在现实世界中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苯教起源说,认为转经轮起源于西域阿里的雍仲苯教。在古代,大多数藏族人都是文盲。为了方便诵经和传播经文,信徒们将写好的经文放入转经轮中。每转一圈就相当于念诵一次经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德会不断积累,业力也会随之消除,因此转经轮成为信徒修行和表达虔诚的重要工具。佛教传入西藏后,祈愿转经轮也被佛教采用,但使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佛教信徒顺时针转动转经轮,而苯教信徒则逆时针转动。另一种说法是,早在公元前 2 世纪,印度佛教兴起后,为了方便大众携带和阅读佛经,人们将佛经写在卷轴上,放在管子里。转动经卷的行为被称为 "转经"。随着佛教传入西藏,传播宗教教义的工具--转经轮也传入西藏地区,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它的形状被改为圆柱形,并刻有吉祥图案,以帮助信徒诵经和积累功德。

祈愿轮的类型和材料

目前,人们看到的祈祷轮一般分为手持式和固定式。手持式转经轮常见于信徒手中,方便随时转动。转经轮的材质各不相同。大多数由金属和木材制成,但也有一些由铜、牦牛骨、银甚至金制成。有些还镶嵌有珊瑚、绿松石和玛瑙等宝石。固定的转经轮通常位于寺院周围,并有专门的转经轮走廊。它们的体积较大,有些需要多人共同转动。此外,还有一些由外力驱动的转经轮,例如由水驱动的大型转经轮,称为 "水力玛尼轮"。一些很轻的祈愿轮也可以用灯的热量来驱动,称为 "灯动力玛尼轮"。

最大的西藏转经轮

风俗习惯

手推固定的转经轮时,有些地方有特定的习俗。例如,当转动山脚下的祈祷轮时 布达拉宫因为转经轮的表面象征着观世音菩萨的面容。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