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迦耶真理之体
身体 "一词意味着积累。普通人积累业力形成身体,体验行为的影响,感知由四大元素组成的肉体。相比之下,佛陀则业尽识空,只拥有清净的形体和妙有的本体。法身 "或 "真如之体 "是原理的积累,是 "真如"(zhēnrú)这一奇妙原理的体现。真如 "是完全的纯净,遍及一切地方;"法身 "包括浩瀚的空间和无边的宇宙。在梵语中,它被称为 Vairochana译为 "遍满一切处"。清净法身犹如虚空,圆满无碍,遍满十方。法身有两种:自性清净法身和无垢妙有的究竟法身。自性清净法身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佛性。有情众生称为佛性,无情众生称为法性。佛经有云:"有情无情同一体,处处同真法界"。佛陀通过潜心修行,克服五种痛苦,断除两种生死(普通众生的生死和觉悟众生的生死),从而获得无垢、奇妙、究竟的法身。最终实现无上正等正觉,最终成佛。禅宗祖师香严听闻击竹之声,顿时大彻大悟,宣称:"击竹非他物,横竖非尘埃,山河大地皆法王示现。"苏东坡说"溪声即是广长舌,山色非是清净身"。净身就是法身佛。
三宝伽倻琴极乐之身
三宝伽耶(Sambhogakaya)或 "极乐之身 "是智慧的积累,是全知全能智慧的化身。它是彻底消除妄念和无明的圆满智慧。梵语 "Rocana "意为 "清净而圆满",代表清净而圆满的智慧。三摩地王分为自乐三摩地王和别乐三摩地王。自乐三昧耶是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圆满无上,舍弃了两种生死,实现了觉悟之乐和涅槃之乐。这是佛陀住于真实境界(常寂光净土,chángjìguāng jìngtǔ,即永恒宁静的净土)的根本智慧,是佛陀自己享有的三宝。华严经》中描述了别乐三昧:华严经》中说:"如来为利十方诸菩萨故,示现他乐身"。然而,二乘弟子(追求个人解脱者)的知觉有限,无法看到佛陀的如来藏身,也无法听到佛陀深奥圆满的教法。十地菩萨以其巨大的能力和智慧,能够感知三藐三佛陀无量光辉的装饰。这是通过后继智慧而获得的。正如一首赞美佛陀的偈颂所言:"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狮子无畏观音,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为自性身,以马头置于首,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大士。'其身金色,光彩无双,眉间白卷风如五须弥山,黑眸清澈如四大海水"。三藐三佛陀的这些光辉印记是由发过大愿的十地菩萨所享有的。这就是三宝佛的 "他乐"。
涅马纳卡雅转变之体
涅盘即 "化身",是功德的积累,是无量无边功德的化身。佛陀在无量劫中修持无量功德和智慧,在数百劫中装饰自己的光辉印记。诸佛通过其奇妙的观察力,了解众生的能力,并以各种形式出现,以解救众生。涅盘有两个方面:显现涅盘和回应涅盘。示现涅摩那迦叶根据众生的需要,以大慈大悲和善巧的手段示现,从兜率天示现,以悉达多王子的身份降生在须菩提王的王宫,展示了八个阶段的觉悟。悟道的八个阶段包括:下兜率天、入王宫、入胎、出胎、弃世间、破马拉、转法轮、成佛。这就是小乘佛法中的八个阶段。在大乘佛教中,这八个阶段是相同的,只是将 "战胜马拉 "改为 "入胎"。佛陀十九岁弃世,三十岁成道,传法四十九年,度化与他有缘的众生,八十岁入般涅槃。在不生不灭中,他示现了生,在生生不息中,他示现了灭。正如《释迦牟尼佛成道记》开篇所言:"清净法界身,无有生灭;以大悲愿力,示现生灭"。这就是示现的涅摩那迦叶佛。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一章所述,反应灵敏的涅盘佛会根据众生的需要以各种形式显现:"以佛相而得解脱者,即现佛相;以比丘相而得解脱者,即现比丘相;乃至以梵王相而得解脱者,即现梵王相"。因此,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可以显现两种装饰形式。一种是下应身,一种是上应身。在寂静之处,他显现出万丈高的梵天之身。 韦驮菩萨 为菩萨们讲解《华严经》,这是上应身。同时,他在鹿野苑示现一米五高的老比丘身,为康达纳五比丘等人转四谛法轮。(四圣谛包括:苦谛、苦缘起谛、苦止息谛和苦道止息谛)。这就是下应身。释迦牟尼佛能在十方无量世界示现,度化众生。这就是 "一身遍一切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像挂在架子上的钟,一敲就响。如明月悬空,映照万水。古人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毫不费力的神奇力量。这就是涅盘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