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在古巴利语中也被称为 "正念 "或 "sati",是指在不失去意识的情况下,记住并承认所有现象的真实本质。它植根于 四圣谛引导人们思考和反省解脱之路的各个方面。在 "正念四根本 "的背景下,这需要观察身体、感觉、心灵和现象的特征,解决对永恒、快乐、清净和自我的误解。通过这种专注的观察,可以培养正念的根源、正念的力量和觉醒的因素。

佛教与正念

了解正念的四大基础

  • 体念(Kayanupassana): 通过观察身体,我们会看到它的不纯净以及苦、无常和无我的现实,从而抵消身体纯净的幻觉。
  • 正念感受(Vedananupassana): 我们观察到追求快乐会导致痛苦,认识到感受是无常的、空的、无我的,从而挑战快乐的幻觉。
  • 正念(Cittanupassana): 我们观察心的躁动本质及其无常、空性和无我,消除永恒自我的幻觉。
  • 现象之心(Dhammanupassana): 我们观察到,所有现象都源于原因和条件,缺乏内在存在。这种认识揭示了万物无我,反驳了永恒独立的自我幻觉。我们认识到这些现象是苦、空、无常、无我的。

正念与远离污垢的智慧相关。虽然它是 八正道它是完整的,包含了之前的所有方面。它包含理论、实践和日常生活指南,引导人们走向智慧和冥想状态。例如,当一个人念佛时、 达摩在僧伽、戒律、天人和慷慨的环境中,人就是在修持正念。在 净土 佛教,诵读"南无阿弥陀佛"坚定不移地专注于 "直至死亡 "被认为是保持正确的正念。

正念与幸福之间的联系

在佛教中,保持正念与获得幸福的能力密切相关。它包括对当下不加评判的觉知,包括内心状态和周围环境。这种高度的觉知让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思想、情绪和感受,摆脱过去的负担或对未来的焦虑。这反过来又鼓励我们以平和、接纳和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所有经历。

当我们每时每刻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活动中时,无论是走路、吃饭、工作还是交流,我们都会发现更深的满足和快乐。这种对当下的欣赏和全身心的投入会减少内心的波动,让我们以更清晰的头脑和智慧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从而提高我们获得幸福的能力。

为什么要在工作中练习正念?

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谋生手段与我们的福祉密不可分。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呢?

工作可以表达我们更深层次的愿望和价值观,也可以是和平、快乐、转变和治愈的源泉。反之,我们的职业和工作习惯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痛苦。

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正念实践决定了我们能创造多少和平与喜悦。如果我们在所有行为中都保持正念,我们的工作就能帮助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理解和同情。

虽然找工作并非易事,但必须记住,我们的幸福不仅仅是有一份收入。同样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培养快乐,并且不伤害人类、动物或地球的工作。

理想的情况是,我们都能从事有益于地球和众生的工作。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可以找到许多帮助他人和创造积极环境的方法。

工作场所可以是一个让我们快乐、和谐地工作,没有压力和焦虑的空间。有意识的呼吸、有意识的冥想、有意识的饮食和有意识的行走等做法,都有利于营造积极、无压力的工作环境。此外,缓解压力、使用爱的语言和积极倾听等做法也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公司文化。

通过管理我们的强烈情绪和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我们可以促进更好的沟通,减轻压力,使工作更加愉快。这些好处会惠及我们自己、我们的同事、我们的亲人以及更广泛的社会。

佛教正念

将工作转化为正念实践

正念练习始于有意识地觉察我们的呼吸--觉察我们的吸气和呼气。正念是一种力量,它帮助我们完全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地。

呼吸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进出身体的气流上。这就是所谓的用心呼吸。喝水或喝茶时,注意喝水的动作。不要让你的思绪停留在任何事情上。这就是茶禅。走路时,专注于身体、呼吸、双脚和每一步。这就是步行冥想。

首先专注于呼吸,我们就能整合身心,完全回到当下。我们会意识到现在正在发生什么。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摆脱过去的负担,摆脱对未来的焦虑。

未来只是一个概念,它由当下组成。把握当下,我们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活在可以获得和平与喜悦的当下。这是为未来做好准备的最佳方式。

无论是刷牙、洗碗、走路、吃饭还是工作,正念都应该应用到每一件事上。当喜悦产生时,我们用喜悦来练习正念。当愤怒产生时,我们用愤怒来练习正念。

当强烈的情绪出现时,如果我们用心体会,接受它们,不压抑它们,不被它们淹没,转变就会开始,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快乐、平静和觉知。

你可能会认为,练习正念需要时间,而由于工作繁忙,时间本来就有限。您还可能认为,只有在假期或大自然中放松时才能练习正念。

然而,正念可以随时随地练习。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繁忙的工作中,静心的机会都会不断出现。你不必花费额外的时间,只需几次呼吸就能让你回到当下。

我们可以全天练习,并立即从中受益。无论是在公交车上、开车时、洗澡时,还是做早餐时,我们都可以享受这些时刻。我们不能说 "我们没有时间练习"。我们有的是时间。

当我们修炼正念,在自己的内心创造和平与喜悦时,我们就会成为自己和他人和平与喜悦的载体。

回归当下,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这就是静的精髓。

我们练习静止,是为了与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同在。通过静止,我们获得洞察力。通过洞察,我们获得理解。然后,慈悲、和平与喜悦就能显现。

要想在工作、同事、朋友和家人面前完全活在当下,我们必须学会静止的方法。只有暂停并专注于当前发生的事情,我们才能培养喜悦、觉察和慈悲。 

zh_CN简体中文